本帖最后由 蒙面衰仁 于 2012-9-21 14:18 编辑
胖蟹 发表于 2012-9-21 10:57 
把LZ的图片也给几个木友看了下,感觉三串一起的那张图,最右面的那串疑似越黄,感觉发干,纹理也不如海黄 ...
这是一对三百万的海黄玫瑰椅,你凭图能看出吗?衰仁从1998年始从海南黎族拆房屋,拆猪舍,收农具开始,从20多元一斤至2006年的1200元一斤,到感觉
到黄花梨的可怕.又从海南的林业局到越柬缅多国的黄花梨产地,观察及了解,到现在还不能凭木料及图片分辨出产在何地,但可肯定的是树是同一种的树,黄花梨的表现形态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你全几过
吗?衰仁只知明清留下来的古家具多从郑和从南洋诸国带回的木料而制作,还有海南产黄花梨的地带还是原生林,由此证明,古人流传而下的黄花梨传闻也非出自海之木.<有也是小部份>.还有黄花梨整树的各个部位花纹鬼脸各不相同,树根及树丫纹理鬼异,树干,纹理只呈山峰形的多.油性的表现,大凡受虫蚀风化与泥土接触的料油性特强,而新料就差远了,在海南时,很多黎民把木料理在地下,也是这道理,,,,,,,,,,,,,,,,,黄花梨,,,,,,,,,,,,,,,哈哈哈
为何说那几串手串是海黄,那些料是拆黎族民居的小料,如那些居民当时盖房用的料是从越而来,那就越黄了.
|